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新加坡的“母语教育”

── 伍 依 ──


  2021年12月13日,《联合早报》刊登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母语处)司长王梅凤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多篇关于母语教育的文章。

  王梅凤把“母语”定义为“母亲的语言”。这样的定义,显得非常狭隘,没有内涵。

  母语,准确的说是民族语言,并不一定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母语”表示的是“根源”的意思。如果只定义母语是母亲的语言,就缺乏“民族”属性,难免造成民族认同的困扰。

  母语教育是关于民族语言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语文教育”中的“语文”,既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和规则,又包含着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所进行的言语活动及其所形成的言语作品,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狭义) 和“言语”的合称。

  中华民族的母语教育,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

  王梅凤说母语教育,是“我们鼓励新加坡人学习母语,不仅是为了了解我们的本土母族文化和加深国民认同感,更要让新加坡人有能力与亚洲乃至全球的母语使用社群产生联系”。

  《汉语大字典》约6万字《康熙字典》收录4万7035个字,只让学生学习3000字,能使学生学习到“母族文化”吗?汉字的精华在文言文和诗词歌赋,不让学生学习,能体会出汉字的魅力吗?

  在电视上经常可以看到听到,新加坡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总是结结巴巴地参杂英语说华语,以这样的母语程度,真能“了解我们的本土母族文化”吗?新加坡的“国民”是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组成的,怎样“加深国民认同感”?

  不错,新加坡政府为了所谓“母语教育”,的确花尽心思,在不“拖累”其他英文科目的成绩之下,“为学生母语的学习提供足够的框架”“提升华文的教与学”。而实质上是降低水平,让学生在考试中轻易过关,甚至取消华文及格才能上大学的规定。即使这样,耳边还是能听到家长与学生的抱怨与投诉华文难学,认为华文是“拖累”。

  1961年起始,华校体系追随英校体系,民族教育的消失是行动党政策上的必然结果,并不是家长不选择华校。这是因为当政策歧视华文教育时,家长必然不会选择被歧视的学校。政策是因,家长选择是果。在行动党歧视民族教育的政策下,南洋大学的文凭多年不受新加坡政府承认。李光耀早前说过,单靠华文无法过活。

  2010年5月8日,教育部长黄永宏接受《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访问时,谈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愿景时,提出调整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总分的比重,让天分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空间和时间追求自己的兴趣,加强个别的优势,不至于因为母语成绩较弱而受影响。黄永宏说,中学生报读初院是靠个人最佳的6科成绩(L1R5),母语不是必须的,而初院升上大学情况也一样。相比之下,母语作为小六会考四个科目之一,所占比重明显较大。在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教育体系这个大原则下,黄永宏认为有必要重新思考小六会考目前的计分比例是否还合理。黄永宏说:与‘O’和‘A’水准相比,母语成绩在小六会考的比重很大,教育部现在要衡量的是,如果学生其他科目成绩都很优异,却因为母语比重太大而妨碍了他接下来的教育,这是否妥当?

  黄永宏的这一番话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数百人上网请愿,两千余群众集合在芳林公园签名请愿,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也发表反对意见。由于反对声浪太大,李显龙不得不作出“母语教育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一大基石,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的澄清;黄永宏随即谨慎道歉,说:“往后遣词用字会更小心。”

  从这一事件看来,官方忌惮群众的强烈反应,不敢贸然作出断然措施,使所谓母语教育在新加坡还能成为“小流”,但“无以成江海”。

  把民族教育连根拔除,降低民族教育的水平,是质变。通过“为学生设计了许多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就能从“量变”“发生质变“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大环境”是人创造的,并不是自然形成。新加坡宪法规定,华、马、印、英四种语文为官方语文。但是,除了英文享受至高无上的地位之外,其他三种民族语文却成了小妾,有时候陪一陪大老婆充充门面而已。

  2017年一家在南大北区大楼广场(North Spine Plaza)、由胜乐集团(Select Group)管理的食阁,被爆出摊贩收到管理层通知,必须在8月底续约之前,将双语招牌上的所有华文字删除,只留下英文字。同时,在同个地点营运的百美超市之前也被告知不能展示印有华文的促销宣传,也不准播放华文歌。

  前几年有报导说,理工学院曾一度下令不许在校园里讲华语。

  即使官方机构,建筑物能有几个民族语文?在公共场所为何仅写“DANGER”指示牌?1987年的时候,时任新加坡职工总会秘书长的王鼎昌不是认为机场和医院不设华印文指示牌,是为了避免让人“眼花缭乱”吗?

  别再提“双语教育是新加坡教育体制的基石”了。

  新加坡的民族教育发展过程跌宕起伏,殖民地时期,英国人让民族教育自生自灭,不但不加以扶助,还百般刁难,逮捕驱逐民族教育师生;行动党人执政时期,变本加厉变质民族教育,统统改成英文教育,直至关闭南洋大学,民族教育被连根拔起。当前,母语教育沦落到如此地步,再起劲鼓捣变革母语教育方式,也难再起死回生了。

  新加坡自从民族教育不复存在后,所谓母语教育只是一个花瓶,装点推行英文至上的门面而已。

  治标不治本的医疗方案,也许能让病患苟延残喘。要让病患药到病除,非得动大手术不可。彻底抛弃行动党人的民族教育理念,回归民族本性,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语文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民族语言是基础的基础。民族教育育人的功能是巨大的,是进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的桥梁。

2021年12月13日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21年12月13日首版 Created on December 13, 2021
2021年12月13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December 1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