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学校友业余网站

要“反思”什么?

── 伍 依 ──


  激情燃烧的岁月从远一点来说,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从近一点来说,也已经过去三十年。有人认为,“我们需要反思”(见《怡和世纪》第33期第77页韩劳达《不同年代的闪亮青春和纠结苦闷》,下同)。

  我却颇不以为然,呼吁反思的人是因为看到近年来,许多参与当时活动的人,虽已两鬓染霜,却常常聚会畅谈,缅怀激情燃烧的岁月,心理有所反映,“回首当年,许多无辜遭罪的,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氛围,都活在恐怖和纠结中。”因而“需要一番反思:如何看待时代的变更,观念的转变……历史巨轮在本地碾过的痕迹,历史事件给人们留下的伤痕,都还有待史学家、文学家去梳理、去刻画。”

  “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人通过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的观念等。而在这个时代里,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激情燃烧岁月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综观某些人提出的“反思”,主要焦点在于对“人”的反思上。这种对“人”的“反思”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它首先是主要针对政治层面的,“不同政治势力对政党和艺术团体的渗透和干预,造成一系列政治事件。一批团体被封禁,大批领导人被拘留,有的短暂扣留后获释,有的遭无审讯拘留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现在回望历史,唯有感慨政治斗争之无情与无人性。”由于“政治斗争之无情与无人性”,在提倡反思的人看来,那些被拘留的人的遭遇是悲剧,这些人应当承担“左倾灾难”的责任。

  这种局限于将人仅仅放在政治层面思考,而不是对“人本身”,如“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问题的思考上。这些人的反思,是质疑反思。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很显然,这样的反思,就是质疑“这样做对吗?”

  在意识形态斗争极为激烈的时代,“不同政治势力对政党和艺术团体的渗透和干预”是自然的。每一种政治势力都想争取大众,特别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但是我们总要区分哪一种政治势力是起着引导作用、推动作用,哪一种政治势力是起着破坏作用、摧残作用。每一种政治势力都有它不同的性质,也都有不同的宗旨和目的,最终也都有正义和不正义的历史定评。不区分两者不同性质的政治势力,一概说成是“政治斗争之无情与无人性”,不是无知或糊涂,就是要为起着破坏摧毁作用的政治势力洗地。“一批团体被封禁,大批领导人被拘留,有的短暂扣留后获释,有的遭无审讯拘留长达数月甚至数年”这种将政治强加于无辜,侵犯人权,践踏人的尊严的手段就在“唯有感慨政治斗争之无情与无人性”中被消化得无影无踪!

  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不会有“一个青春闪光激扬奋发的集体学习、创作和演出的生活”,就不会有“有的到马来半岛的渔村、胶林、黄梨园体验,有的到本地的建筑工地、乡村参与劳动,‘一身汗水心欢畅’”。没有“英国的政治势力对自治和独立后的新加坡和马来亚并非全然放手……群众运动往往成为当权者无情镇压的牺牲品”。两相对比,进步和野蛮就一目了然了。有比较才有鉴别,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立面的特征来发现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通过对比反思,感受就会颇深,受益很大,下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就知道该怎样去认识。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思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反思的判断”,是作为联结知性与理性的桥梁。他认为反思具有不同的层次。某些人提出要反思,对当时岛内罩下白色恐怖的大网在校园、媒体和文化界的现象视而不见,只说“政治斗争之无情与无人性”,充其量只是失去历史脱离社会的少数人的价值,“从事艺术工作是无罪的!”因此,这些人的“反思”,没有历史也没有社会,却潜散着一股浓厚的意识形态。

  提出要反思,恐怕还是因他们对现在政权的合法性另眼相看,要提倡“爱国主义”了,没有“政治干预”那多好,可以“热火朝天搞演出”“一身汗水心欢畅”,就不会有“纠结苦闷”。殊不知,要想离开社会,排斥政治,排除社会思潮,就如鲁迅先生说的“生在有阶级的社会里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生在战斗的时代而要离开战斗而独立,生在现在而要做给与将来的作品,这样的人,实在也是一个心造的幻影,在现实世界上是没有的。要做这样的人,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他离不开,焦躁着,然而并非因为有人摇了摇头,使他不敢拔了的缘故。”(《论“第三种人”》)既然“关心时事,向往变革的年轻人,在那东风浩荡的环境下,很难独善其身”,可见“左翼作家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神兵,或国外杀进来的仇敌,他不但要那同走几步的‘同路人’,还要招致那站在路旁看看的看客也一同前进。”(鲁迅《论“第三种人”》)

  很显然,有些人的“反思”,背后贯穿着一句简单又强烈的潜台词——我们错了!看到了“一批团体被封禁,大批领导人被拘留,有的短暂扣留后获释,有的遭无审讯拘留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却看不到无情镇压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政权是哪些人,使这些无辜的人“遭无审讯拘留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主要原因是培养这段感情的是在火热的70年代,大家共同经历的是一个青春闪光、激情奋发的集体学习、创作和演出的生活。”“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投入文艺团体的工作,最单纯的动机就是扩大生活圈子,在富有意义的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通过艺术创作和演出陶冶性情,锻铸高尚品德。”这样燃烧的激情,需要什么“反思”呢?睁眼看看当今的社会,不仅文化和思想资源的匮乏让人沮丧,对当政者罪恶的反思也无从依托,加上没有历史际遇的配合甚至是反配合,这种反思只能是流于表面甚至低俗。

  因此,反思在当下缺的恰恰是真相和获得真相的可能。原因不论,想说的是没有真相怎么会有反思?那些似是而非的历史真相,能让我们反思么?所以,反不反思其实没啥关系。不仅如此,其实该让善良人猛醒:咱这里哪会有挑战了权力的合法性而不面临巨大风险的事?

  提出要反思,当然也是为了未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段历史时期内“有的遭无审讯拘留长达数月甚至数年”各种严重侵犯人权事件的真相得不到揭露,对自己的民主面目破产现实死不认账,这意味着对于不服从的民心民意,只剩下法西斯镇压这样一个处置方式的认可。

  想通过“反思”抚平人们心中的怨恨,想为今天的稳定与和解铺垫,消除“历史事件给人们留下的伤痕”,那是不可能的。

  因此这种“反思”并不是简单的学术性争论,而是政治博弈向历史领域的延伸,是因为提出者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是因为当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距离忧国忧民、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越来越远。当今“政治斗争趋于平静,政治的干扰渐渐远去”,健康文艺活动却也随之趋于凋零,人们只能“回首往事,真是不胜嘘唏”。恰恰是因为镇压者把坏事儿都干尽了,在高度专制、高度压制下,逮捕、驱逐、关押、封禁团体、民族教育被连根拔起、切断优秀的文化传承造成的。

  《老子》中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见《老子》第54章)我们“观”当时的活动,“70年代,我们让青春闪光,我们干得起劲,我们活得踏实”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活动拯救了多少青年免于遭受灰黄文化的毒害,远离黄赌毒,免于莘莘学子误入歧途?在商业化的社会里,提供多少精神食粮,留下了多少身心健康的种子,使青少年免于沦为俗不可耐的碌碌无为锱铢必较之市侩?

  这种向上向善的精神有超强的历史穿透力,因而直到今天,其感染力与魅力仍然相当强劲,“虽然团体已被解散,但人心不散”,为价值观趋于混乱衰弱的当今时代提供了正本清源的典范和力量。我们只能说,我们喝的虽是一杯苦酒,也是为真理服务的甜酒。 这些人不懂得,过去的经历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零星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之中,而我们一旦将它们回忆、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来之后,就会成为可贵的体会与经验。经过这样的归纳反思,找出了“得”与“失”,也找出了问题的症结,那么我们的经验日积月累就更加丰富。

  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经典作品《静静的顿河》里说:“人是为了自己的希望才活着的。”“不要向井里吐口水,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我们要的反思,是缅怀昨日之辉煌,感悟真理之力量,思考今天之问题,知道现实之实践。



自强不息 力争上游

2017年10月24日首版 Created on October 24, 2017
2017年10月24日改版 Last updated on October 24, 2017